龟兔赛跑教学反思

时间:2025-04-10 04:52:18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龟兔赛跑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1

《龟兔赛跑》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节音乐欣赏课,是史真荣于60年代创作的音乐童话。它采用管弦乐的形式,加上简练的解说,不仅塑造了乌龟、兔子鲜明的音乐形象,而且生动地表现了《龟兔赛跑》深刻的寓意。作品分别用单簧管和大管主奏,以象征骄傲自满的兔子和勤恳憨厚的乌龟这两个拟人化得动物形象。我以提高学生音乐创新能力为基本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本课我设计成一节听赏综和课。

环节一:导入新课

创设森林早晨的情境,让学生聆听管弦乐曲《动物狂欢节》中表现象、龟、小鸟、兔等动物的主题音乐并随乐即兴表演不同的动物,导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听赏

在歌曲听赏部分,让学生一边观赏教材第26、27页的四幅情境画一边听音乐活动。教师提问:“音乐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对哪两个动物的音乐形象记忆最深?”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再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以便得出“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的深刻道理。

环节三:熟悉主题。

聆听并分辨兔子和乌龟的主题音乐分别有什么特点。听音乐时可让学生看教材28页的画面,听完音乐后师生讨论得出结论:“高音”“快速”的气球应属于兔子;“低音”“慢速”的气球应属于乌龟。为了学生对主题音乐加深映象,我在电子琴上分别用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主题音乐,让学生用lu和la模唱,这样学习的效果很好。乌龟和小兔都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我问“你能用什么神态来表现他们吗?”很多孩子表现了自己心中它们的不同形象,非常可爱,这一表现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孩子们跟着老师的思维走。然后让学生听着音乐表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环节四:分段欣赏。

教师用板书展示音乐童话的五个画面(森林的早晨——比赛开始——兔跑、龟追——兔睡、龟赶——欢庆乌龟获胜),然后分段听音乐,请学生分别讲出每段音乐表现的故事情节,每听到乌龟或兔子的主题音乐时就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样一来学生对整首音乐又建立了很深的形象。通过聆听、讲述、表演,让“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环节五:音乐童话剧表演。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先让大家一起选出表演得好的小朋友担任主角,其余的孩子戴上各自喜欢的动物头饰随音乐参与全剧的即兴表演。

环节六:拓展练习。

设计龟兔的第二场比赛,结果又怎样?为什么?

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师生良好的交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2

耳熟能详的伊索寓言故事《龟兔赛跑》,随着时代的变迁,魅力依然不减。当活动一开始,我出示了兔子和乌龟的形象图时,许多孩子马上就都想到了龟兔赛跑,看来孩子们对这故事也都不陌生。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减退孩子们对该故事的兴趣,反而激活了气氛。还没等我打开话题,小家伙们就议论开了,“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兔子输了。”“兔子跳起来这么快,乌龟爬起来这么慢,兔子怎么倒输给乌龟了呢?”我故作惊讶地问。马上有孩子给了我答案,“因为兔子在睡觉。”“他们在比赛怎么睡觉了呢?”“因为兔子觉得自己一定会赢。”“哦,原来兔子是太骄傲了。”交流中,我和孩子们终于谈到了故事的第一个重点——骄傲会让人失败的道理。继续交流,引导孩子们去掌握故事的第二个重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精神。“那乌龟为什么会胜利呢?”“因为乌龟没有睡觉。”“那我们在小图书中去看看乌龟爬得怎么样吧。”因为孩子们都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所以我就改变了教学流程,经过了前面的热烈交流,我就直接引导孩子们观察小图书了,让孩子们在小图书中阅读乌龟坚持到底的画面。

不一会儿,马上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要表述自己阅读到的内容了,陈志豪小朋友指着画面说:“老师你看,小兔跑得像龙卷风一样。”“真的哎,还真像。”我肯定了陈志豪的说法,又继续问:“那说明小兔跑得怎么样啊?”“很快!”“是呀,小兔本来是很快的呀,都怪他太骄傲了。”我继续导读:“那有没有发现乌龟跑得怎么样?”曹雨璇小朋友说:“我发现了,乌龟很勇敢地一直爬。”“你的词用得真好,乌龟真的很勇敢,虽然他知道自己爬得慢,但是他有没有停下来?”“没有。”“对呀,乌龟一直没有停下来,我们可以用一个好听的词语——坚持到底……”没等我说完,倪朱成小朋友马上接住了话题:“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多会说的孩子呀,我和孩子们集体表扬了倪朱成小朋友。“所以乌龟胜利了。”孩子们为乌龟鼓起了掌。掌声刚落,倪朱成又评价起了骄傲的兔子:“兔子是自不量力。”面对倪朱成忽然说出的这个成语,我一时不知道要肯定还是否定了,就是感觉这个词语用在兔子身上不是很合适,但是孩子能想出这个成语真的不简单呀。我停顿了一会儿,还是表扬了倪朱成,“自不量力你都知道啊,你真厉害,不过兔子不是没有力量赢乌龟,而是他没有使用好自己的力量。”我都不知道这样解释是不是让他听懂了,看着倪朱成点了下头,我就自我安慰希望他听懂了吧。

就是这样一个经典而又熟悉的故事,还是被孩子们津津乐道着,在阅读完后,我们又讨论了几个延伸的话题,兔子和乌龟比赛后各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呢?如果他们再次比赛,会是怎样的结果呢?等等话题将故事的相关内容延伸到了续编的活动中。

从大部分孩子的兴趣及表达欲望来看,原来,故事真的不在于新旧,而在于它的价值,《龟兔赛跑》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故事载体,它还会以孩子喜欢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3

在学校开展的语文教师走班教学活动中,我选择了作文教学,而且是一篇童话,这个内容不是书本上的内容,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想尝试以下作文教学,探讨以下作文教学的方法。

2、三年级上学期正是学生由写句子转向写话的一个开始,所以很重视学生的写话练习,想在写话方面好好培养一下。

3、想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打消学生刚开始习作带来的恐惧感。

上周二,我在三2班进行了第一次走班教学,在教学中主要设计了作文欣赏,习作指导。从上课的情况来看,还算成功。课后经过几位听课老师的点评,我对教学设计又做了重新调整,周四,我又在我班上了同样的内容,只是在程序上做了一些调整,从学生的表现来看,这堂课非常成功。达到了我预先设计的教学效果。现就这堂课我认为好的地方反思如下 ……此处隐藏9905个字……里的小花小草还有大树,请在座的同学做拉拉队员,让他们创编出不同的节奏为小兔子小乌龟喊加油。在其中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都积极的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反思教学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有一个新的认识,更自觉、更理性的去研究完成教学,从而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集体智慧、专家启迪,在集体协作中能更有效地促进反思教学。

最后让学生合作把你想对冠军说的话创编成一首儿歌,集体反思:“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以音乐为主线的音乐教学。”本课应以学生对歌曲“哈达献给北京城”的感受学习为主线,以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为教学着落点,进行多媒体“菜单设计”,让学生自由“点菜”,随机进行学习。专家更指出: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点菜”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同时根据教师的专长,进行个性化教学。使音乐课的学科综合不仅音乐化而且个性化。

反思:本课例通过教师个人——集体——专家三个阶梯式层次的协作,充分体现“提倡学科综合”的教学理念,从学科综合的简单组合设计到随机教学设计最后到个性化随机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激发主体兴趣,通过学科综合实现音乐教育的协同效应,达到美育的整体效果,并且以艺术化的方式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例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中的艺术。反思性教学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的研究。开展音乐的反思性教学,建立教学反思回路,可以使教师更好地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将音乐课堂教学得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从而追求更高层次的教学主体合理性。丽莲凯兹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去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新世纪呼唤“思考问题与改进教学”的反思型音乐教师!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13

音乐剧欣赏课,无论在导入,还是整个欣赏环节中,我在充分领会新课标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摒弃旧观念,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动画城”栏目主持人的方式把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望强、情感丰富的学生们带入到所创设的音乐意境,激发了学生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一旦被激发,就能推动其自身发展。

利用高科技设备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也是本课的一大教学特点,在以往单纯性倾听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太容易产生真正持久的欲望,主动地欣赏音乐的热情。近百年来,音乐教学心理和音乐感知心理研究证明,音乐感知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听觉感知活动,而且是一种多种感知通道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于是我上网搜索了与欣赏作品相辅相成的flash动画。因为人在感知特定对象时,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对特定对象的把握得越全面,越精确,越丰富,越深刻。电脑多媒体能够做到视听结合,能够在短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处于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气氛、环境中,很快与之发生情感上的共鸣。

本课所欣赏的为管弦乐曲,如以文字介绍,既讲不清楚,又不能真正体验各种乐器的音色,而借助多媒体视听设备,则很容易实现这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很轻松、很直观地感受乐器发音特点和效果,从而进一步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和情绪,也就顺利地突破本课的难点。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感悟人生。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在“情节再现”,也就是分角色表演音乐剧这一环节中,我以小动物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做到师生互动,并且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14

我上二年级的音乐欣赏课《龟兔赛跑》,为避免落入俗套,我延伸了本课的寓意,把本课的重难点定位在第二次龟兔赛跑的故事创编上和创作表演上,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但在课后我感觉到虽然是音乐整合活动课,可是音乐的东西缺少点,语言的成分多了点。

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大象的腿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但除了小兔子的动作表现较好外,大象和乌龟还很模糊,经反思调整后,在欣赏完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区分不同的音乐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从大象入手,欣赏低沉的大提琴声中引入大象的主题,然后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学生一下子在节奏中领悟了大象伸着长鼻子一摇一摆地向我们走来的情景,接着引入由大管演奏的乌龟的音乐形象,分成好几段,让学生区分此时的乌龟在干什么。(有平时走路的音乐,有紧张快速爬的音乐)为之后的创作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由单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乐,一蹦一跳的感觉马上立体地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只粗略地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区分,立刻使大象、乌龟、兔子的形象饱满了许多。课后学生对我说,大象、乌龟兔子的音乐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干,同时还问我大管、单簧管是怎么吹的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总之,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本节课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体验音乐情境。教材内容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所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激活和体验成功地达到了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音乐情感目标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

《龟兔赛跑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