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心得体会

时间:2024-10-22 07:02:11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课改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1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以科学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新化学课程的特点是体现启蒙性、基础性。它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这次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

1、从目标来看:要从过分强调掌握“双基”向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养转变。

2、从内容来看:要从过分注重学科系统知识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体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转变。

3、从实施来看:要从以接受学习为主向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

4、从评价来看:要从只注重学习结果和知识获得,向既注重结果又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方法,注重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转变。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校化学教研组用新课程的理念统领化学学科教研工作大局,把握重点,紧密联系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加强学习,深入探究,勇于实践,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常规教研为基础,用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期大面积提高全校化学教学的质量。

在实施新课程时,我们紧紧围绕“对于全体学生来说,化学作为工具,是未来社会公民所必备的、最基本的科学知识,不仅要使他们知道化学是什么?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实践中能做什么?怎样做?”等问题,大胆地做了改革尝试,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初见成效。

二、主要经验和成果

1、更新传统观念,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改的关键是老师,课改的实施必须通过教师的一系列实践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我们认识到自己必须转变课程观念,课改不仅仅是教材的更换,而是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探究。因而对于我们教师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而且应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随课程标准倡导的多元化学习方式而重建自己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2、适应课改要求,调整提高自身知识结构

在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方面,我们坚持每周一、周五两次集体备课,深入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查询资料,研究实验方案,1人主备,众人补充,结合大家的集体智慧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每周1次的教研组公开课活动,1人主讲,1人主评,众人提议。

集体备课之后,每人继续进行2次备课,灵活创设教学情景,不断总结分析他人的教学案例,主动地弥补自己在学科基础和教学素养两方面的不足。

3、改变教学方法,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不能再把自己深深地埋在题海里去总结“知识点”,教给学生“重点”,把学生带到一个做不完的题库中。而应该认真地研究教学,带给学生一个既轻松又高效的学习环境,并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专业化”的评价。

另外,学校开展开放式的教学,利用“红烛杯”会教比赛,对我们教师进行变相式培训。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式”的培训方式,有助于较快地提高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4、大胆地对概念删繁就简,打破以定义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与原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中要求的知识内容总量减少,删除了过于繁难或陈旧的成分,降低了化学计算的技能要求,增补了化学与社会、技术、生活相联系的学习内容和探究性的学习素材,注重内容的基础性、现代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在进行新教材的概念、理论知识的表述时,打破以定义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给孩子们下定义,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结构。

例如:在元素的概念教学中,首先介绍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生平和贡献,投影出示元素周期表,介绍已知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过氧化氢等常见物质,让学生形成一个深刻印象后,再由学生自己建构元素的定义,教师再加以点拨,实践证明起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5、充分利用资源,让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变得生动

新课程对元素化合物的切入点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注重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再要求完善的知识系统。

因而,我们就充分利用教学光盘、教学网站、报刊杂志等多种渠道和资源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进行分析。如“灯管中的稀有气体”、“低温现象—液氮的使用”、“大气污染和防治”、“鱼塘增氧”、“氧气的工业制法”、“了解当地水污染情况(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饮用水质量和水净化方法(参观自来水厂)”、“金刚石、石墨、C60”、“干冰的形成和升华”、“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燃烧条件的探究”、“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和自救”等。

这种从学生经验出发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做法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化合物知识量看起来减少了,但鼓励学生讨论身边更多的物质,实际上是比原来的化合物知识更丰富了,在理念上也更科学了。

6、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对于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学生也要改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科学探究式学习主要是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广泛获取信息,能从日常现象和化学学习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或有关的活动方案,寻求解决问题的依据或证据,定性或定量地处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和交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和积极的情感,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此外,可在学生中展开“怎样学习化学才对我们的发展最有利”的讨论;召开有关学习方法的辩论会;举办有关科学方法的知识讲座等。实践证明以上方法和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7、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解决教育资源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位同学都能够独立自主进行探究活动,因此我们一般根据学生自愿分组,教师适当作以调整,尽量做到组与组之间学习水平相差不大。这样,在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各个小组的学习活动,学生个人的学习则由教师和小组内成员共同关心。

三、存在问题及分析

1、新课标不象旧教学大纲那样具体了,对新课 ……此处隐藏7752个字……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从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独立观察、引起思考的实际活动,激起学生自主地钻研和创新,经过群体的交流,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使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学习方法,增长智慧。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也必须转变角色,真正从权威的讲授者变为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好朋友和引导者。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彻底改变方案范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起一套新的课堂教学结构。例如,过去上复习课,老师系统..知识,学生听完后,完成一些相应的习题,总结一下,就算是复习告终了。现在我们则将知识的脉络由学生分小组独立..,练习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设计,交流练习。而且在交流过程中,还允许同学们提出问题,进行答辩,关键的环节还要能举例说明,再加上巧妙的练习设计,使复习课上出情趣,上出深度。让学生们在学习潜力和学习方法上有出色表现。

此外,要积极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敞开思想参与学习活动。学生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我提倡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学生,允许学生用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了学生,也大大解放了老师,课堂上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为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8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下面,我谈谈我在课改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深入研究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3、追求高效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总之,几天的培训,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新的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教学资源共享成为本次培训的一大收获。通过培训对新课程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9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新课程改革也将全面展开,为了新课改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我积极参加了这次远程培训。悉心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精彩的视频讲解,感触颇多,也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下面简单谈一下我对此次远程培训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1.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

用标准代替大纲,这决不是一个名称上的变化,它更反应了课程理念的转变。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的规定,规定针对的教师。而课标是一种基本的、共同的标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再作规定,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某门课程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制定的只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要求教师只起画龙点睛、引导启发者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课堂中,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改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开动脑筋、敢于质疑、亲自动手、大胆探究,充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华考-网 4.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教学思想有所更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着力体现四个课程理念:提高数学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要进行相应的改变。我觉得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注意:

(1)、以问题为主线,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在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善于质疑,并且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探究性学习。

(2)、设计情景式数学教学。情景式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情景共鸣为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

(3)、积极设计开放式数学课堂教学。它是指把数学教学活动置于一个开放的体系中来进行设计,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融入学生的直接经验、现实问题。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法、开放的空间,打破了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限制,因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获益很多。作为新课改形式下的教师,我要不断砖研业务,强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提高自身素养,力争在新课改中快速成长。

《关于课改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